東北出美女,使得越來越多人到東北三省相親娶東北新娘;而我們就是東北在地媒人,可以提供免被仲介灌水剝削的輕鬆娶東北新娘服務;而要到東北三省相親娶東北新娘,是有很大機率可以娶到滿族的東北美女;因此,就來簡單介紹滿族東北新娘傳統服飾....
滿族承襲女真族的舊俗,其中也包括髮式、服飾。女真族的男子是剃髮編辮,滿族男子亦是辮發垂肩。在《大金國志》中記載,女真人是"善騎射,喜耕種,好漁獵"的民族,每見巧獸之蹤能不動聲色地置之於死地,食其肉、衣其皮。滿族則繼承這種習俗,頗愛穿皮,只是按滿俗,禁用狗皮而已。文章源自遇見東北-https://meet1314.cc/style/match55.html
文章源自遇見東北-https://meet1314.cc/style/match55.html
滿族婦女不纏足,所著鞋子繡有漂亮花飾,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,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,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。滿族 婦女的髮式變化很大,姑娘時代,只簡單地把頭髮在腦後挽一下。文章源自遇見東北-https://meet1314.cc/style/match55.html
長到快出嫁時,就要把頭髮梳成辮子並挽成單髮髻,結婚後的髮式有雙髻式、單髻式等多種,雙髻 式髮型把頭髮從頭頂分梳為前後兩部分。前髻梳成平頂狀,以便戴冠,頸後髻梳成燕尾狀,在脛後伸展開來,它使得頸子總要保持挺直的狀態,因此,滿族婦女走起 路來就更顯得高貴、尊嚴。文章源自遇見東北-https://meet1314.cc/style/match55.html
過去,滿族婦女幼年時要同男孩一樣學習騎射,髮飾與男孩也類似多剃去頭頂四周頭髮,只留部分頭髮編成兩條丫頭辮子,垂於兩鬢,一直到16歲成年時方可蓄髮。婚後則開始綰大盆頭、架子頭、兩把頭等式髮髻,其中以兩把頭較為典型。文章源自遇見東北-https://meet1314.cc/style/match55.html
兩把頭就是把頭髮束在頭頂,分成兩綹,各綰成一個髮髻,然後再將後面的余發綰成一個"燕尾式"的長扁髻。平時,髮髻上橫插長二三十釐米、寬二三釐米的被稱為"大扁方"的頭簪,喜慶吉日或接待貴客時便要戴上答拉赤。文章源自遇見東北-https://meet1314.cc/style/match55.html
旗頭,滿語稱之為"答拉赤"它是滿族婦女在一般禮儀或婚禮場合佩帶的頭飾。具體做法是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,用青素緞、青絨或青紗為面,蒙裹成的長約三十多釐米、寬約十多釐米的扇形頭飾。佩戴時固定在髮髻之上即可。文章源自遇見東北-https://meet1314.cc/style/match55.html
上面還常繡圖案、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、綴掛長長的纓穗。此頭飾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,一般民家女子結婚、節日、或祭祀祖先時方以為飾。戴上這種寬長的裝飾品,限制了脖頸的扭動,使之身體挺直,再加上長長的旗裝和高底旗鞋,使她們走起路來纖纖碎步,分外穩重、文雅。文章源自遇見東北-https://meet1314.cc/style/match55.html
除"旗裝"、"答拉赤"外,滿族婦女的"旗鞋"也極富特色。舊時滿族婦女與漢族不同,她們崇尚腳力勁健、登山行馬,拒絕纏足陋習而以大腳"天足"為美。由此在鞋襪裝飾上獲得了充足的創藝空間,"旗鞋" 便從而產生。這種裝飾以精美刺繡的旗鞋以木為底,鞋根起於中央,這種鞋俗稱"旗鞋"或通稱"高底鞋"。文章源自遇見東北-https://meet1314.cc/style/match55.html
"高底鞋"主要又分兩種,一種叫"花盆底"鞋;另一種叫"馬蹄底"鞋。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-10釐米左右,有的可達14-16釐米,最高的可達25釐米左右。一般用白布包裹,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。因跟底的形狀不同通常區分的兩種樣式:文章源自遇見東北-https://meet1314.cc/style/match55.html
一種是上敞下斂,根底為橢圓形,倒梯狀的外形遠看很象花盆另一種則上細下寬、前平後圓,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馬蹄印。"花盆底"和"馬蹄底"因此而得名,又統稱"高底鞋"。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繡紋樣或裝飾片外,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繡、金銀或串珠加以裝飾。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絨毛球或穗子,穗子最長者可及地。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,常常是鞋面破了,而鞋底仍完好無損,還可再用。
高底旗鞋在民間多為十六歲以上的滿族青年、中年女子在禮儀場合穿用,老年婦女的旗鞋,多以平木為底,稱"平底鞋",其前端著地處稍削,以便行走。而在官僚貴族當中無論青年、中年、或老年婦女均可穿著高底鞋。在現代社會這種鞋除用於文藝表演外平時都已不穿了。
我們是東北在地的專業東北新娘介紹服務團隊,可以協助您快速圓滿的娶到包含滿族美女在內、適合的東北新娘,歡迎與我們聯絡洽詢!